中国人自古就重视读书和教育,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”。古代学生的教科书都有哪些呢?他们的读书顺序又是怎样的呢?这一篇咱们就来捋一捋。
古人读书和上学也讲究循序渐进,也分学制阶段。根据《汉书食货志》记载,汉朝的学制分为“小学”和“大学”两个阶段。与今天不同,当时读小学的年龄是八至十五岁,相当于今天的义务教育阶段,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礼仪规范。读大学的年龄则是十五岁以上,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阶段,“学先圣礼乐,而知朝廷君臣之礼”。
古代的小学又称蒙学,入学称为“开蒙”,学生称为“蒙童”。蒙童刚入学时,要先学识字和写字。今人教儿童识字时会用到“识字卡片”,这种教具在古代也有。古代老师会裁剪出一些四五厘米见方的纸片,纸片的正面写上一个字,背面再写上另一个与之同音的字,比如“文”和“闻”、“张”和“章”,以此让学生辨认与识记。教识字的时候,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安排教学进度,不会一味地求快、求多。一般情况下,一天所学在十字之内,三五字也可。识字的同时,也要试着学写字。在宋代有“蒙学教育大纲”之称的《训蒙法》记录了古代蒙童学写字的情况:
“写字,不得惜纸,须令大写,长后写得大字;若写小字,则拘定手腕,长后稍大字,则写不得。予亲有此病也。写字时,先写‘上大’,二三日,不得过两字,两字端正,方可换字。”
可以看出,古代蒙童在识字阶段,写的字都比较大,这样便于孩子掌握字的间架结构。每天最多学写两个字,直到写好了再换两个字。那么,最先学写哪些字呢?唐朝开始,写字都是从“上大人”篇开始的,即上段材料中提及的“上大”。这是由一些笔画简单的文字组成的短篇小文,内容为“上大人,丘(孔)乙己,化三千,七十士,尔小生,八九子,佳作仁,可知礼”。古代读书人的教育都是从“上大人”开始的,就像今人读书先学拼音韵母一样,因此形成了上千年的文化记忆。鲁迅小说中的“孔乙己”,其名字就来源于此。直到今天,湘鄂渝地区还有叫“上大人”的纸牌游戏。
学完了识字、写字后,就要开始读书了。最先读的启蒙教材是“三百千”,即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。“三百千”的内容十分丰富,包含常识、历史、文学、地理、音韵、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,既可以提高蒙童识字的效率,也可以积累一些文化常识,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。除了“三百千”以外,古代的启蒙教材还有百科类的《小学绀珠》、常识类的《名物蒙求》、成语和典故类的《幼学琼林》和《龙文鞭影》等。清朝还出现了朗朗上口的歌谣类教材《幼学歌》,里面还有我们现在也颇为常见的“历史朝代歌”:夏商周秦西东汉,三国两晋南北朝;隋唐五代又十国,辽宋夏金元明清。
读完启蒙教材后,就要读儒家经典的“四书五经”和其他诸子百家了。在科举盛行的年代,这些教材才是读书人的“主菜”。古代读书人从小学的后半段一直到大学,甚至终其一生,都要学习这些教材。
第一轮先读“四书”,相当于今天的主科“语数外”,是必修课。按照朱熹由浅入深的要求,四书的学习顺序为《大学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中庸》。《大学》的内容相对简单,讲为人、为学的基本道理;《论语》可以给学习生涯立根本,儒家的主旨要义都在其中;《孟子》则能激发读书人的昂扬斗志,养浩然之气,属于价值观教育;《中庸》讲精微奥义,需要深入思考,是最难学的教材,所以放到最后。
第二轮是读“五经”,学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五部教材,建设更高阶的世界观。五经要比四书复杂得多,一个人很难精通五经的全部,所以古代读书人往往专治一经至二经,即选择一到两门作为自己的主业,能精通一经就已经是大师了,比如秦汉的伏生专治《尚书》,东汉郑玄专注《诗经》。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,设有五经博士,每一位博士只专研一经,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。但古代也有牛人,比如东汉的许慎,据说能治五经,相当于今人拿了五个博士学位,属于“学神”级别。
第三轮读史书和诸子百家。史书以官修史书为主,最经典的前四史即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是必读书。司马光编写的《资治通鉴》也是必读书。诸子百家的书籍更像今天的选修科目,凭学生的个人喜好选择。但像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韩非子》等经典著作,一般也在必读之列里。
古人读书时有专门的教辅书籍吗?当然有。比如读四书不能只读原文,还要连带着历代儒学大师的注解一起读,如朱熹所撰《四书章句集注》就是读书人案头必备教辅,相当于古代的“科举教材全解”。古代还有讲科举应试技巧的教辅书,称为“房选”书籍。明人艾南英,专攻八股文的写作技巧,选定高分范文并附上点评和技巧总结,出版成书,大受考生欢迎。
评论0